在李迪长篇报告文学《黑案》作品研讨会上的合影。中为李迪,左一为《黑案》的主人公李国和。|
李迪的文学道路,是践行“生活是创作唯一源泉”这一真理的探求之路。
李迪创作勤奋,著作等身,一生创作了大量的小说、儿童文学和纪实文学作品。翻阅这些作品以及作者自己的创作谈,你会发现,这些作品的背后,都有着作者深入生活一线的影子,就算是小说,也都有着纪实性的品格,都有着折枝带露、带着真实生活气息的品质。尤其是他近十多年来的作品,直接用纪实文学的手法,为时代记录,为人民讴歌。回看李迪近年来的创作,你会发现,几乎所有的作品都拜他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所赐,如反映兰花案件的《血色兰花》,由个人命运体现时代变迁的《花自飘零》,书写石油战线小人物的《004号水井》《加油站的故事》,追忆部队宣传队生活的《宣传队》,公安战线群体和个人的《铁军亲人》《警官王快乐》《社区民警是怎样炼成的》《凌晨探案》《徐州刑警》,反映扫黑除恶的《黑案》,展现脱贫攻坚巨大成就的《永和人家的故事》《十八洞村的十八个故事》,以及他近年发表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解放军报》等报刊上的大量的纪实文学,无论是作品中的素材、人物、故事,还是创作的灵感和激情,都源于生活,对应的是当下火热的现实,反映的是时代精神。现实主义写作在李迪这里,不仅是立场、观念,还是安身立命的方法论。正是这种贴近生活大地的创作姿态,给他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创作资源和饱满充沛的创作激情。
纵观李迪的文学道路,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傍晚敲门的女人》为代表作登上文坛;八十年代后期至九十年代中期,是他游走日本、远离文坛,创作上彷徨困顿、停滞的阶段;九十年代后期至今,尤其是近十多年来,是李迪重返文坛、创作井喷(我戏称之为“老树新花”的)阶段,他真诚地响应了中国作协“定点深入生活”项目的号召,参加了中国作协组织的许多采访采风活动。这一时期是李迪深入生活取得丰硕成果的时期,也是他从创作理念上更加笃信“生活是文学创作唯一的源泉”这一朴素而深刻的真理,并一直自觉贯彻到创作之中的时期,是其文学创作道路最为成熟和重要的时期。仅2016年,为了创作反映警察生活的作品,他三下扬州(创作了《社区民警是怎样练成的--陈先岩的故事》),四下徐州(创作了《面对太湖春暖花开》),六下无锡(创作了长篇报告文学《铁军·亲人》、百篇小小说集《警官王快乐》),加上之前的七下丹东看守所(创作的长篇报告文学《丹东看守所的故事》)。这些经历和作品成为作家深入生活的典范,他曾在“创作谈”中激情满怀地说:“生活是口井,找到井,有水喝!”
作为好朋友,我见证了他在这条道路上从探索到自觉实践的曲折和欢喜。对于深入生活,李迪有自己独到的认识,他从文学创作规律的高度上看待这件事,将深入一线生活,作为“必修课”自觉纳入创作的过程中。他非常重视采访,积累了一整套关于采访的经验,会提前给被采访对象发放采访题目,要求他们不说套话,就说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一个故事。他会随时在采访过程中抓住采访对象说出来的极具生活气息和光彩的句子,作为点睛之笔,有的甚至就拿来做了题目(比如收在《十八洞村的十八个故事》里的篇名《就是悬崖我也要跳》《让我在山上把眼泪哭干》)。他非常重视来自生活中的情感体验和细节。《004号水井房》是李迪2012年在《中国作家》杂志社组织下三进塔克拉玛干沙漠、深入石油工人生活后创作的报告文学作品,为了写好新疆农民工坚守沙漠、默默奉献的生活与命运,他三次到塔克拉玛干沙漠,最后这篇8000字的小报告文学《004号水井房》,获得了第23届中国新闻奖报纸副刊作品评选金奖,根据这篇作品改编拍摄的电影《滴水之梦》,也拍得感人至深。李迪说过,如果没有第三次再到塔克拉玛干沙漠,就不会有这部作品令人落泪的结尾,这部以小见大的报告文学作品不会有达到现在的深度。可见他的深入生活,绝不是比划一下、说说而已,而是按照文学的创作规律,认认真真地落实在具体的创作中。
李迪是一个优秀的小说家,无论是他早期的文学创作,还是后来的纪实性或者非虚构小说,我们都能感受到他作为小说家的才情(他标志性的灵动鲜活的语言,跳动着一种遮蔽不住的热络,极具来自生活本身的感染力)。而近十多年来,他越来越关注时代与社会,把精力逐渐放到报告文学或者非虚构文体的创作上来,愈是深入现实生活,愈是感受到作家身上的责任感。他在一篇创作谈里说:“在这样的地方,面对这样的人,我无法不去写他们。”他选择了一条为人民而写作的道路,用他特有的激情、幽默、灵动鲜活的语言,书写了一个个真实感人的中国故事。
铁凝主席在《一位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作家》的文章里说:“他是多么喜欢‘故事’这个词,而他正是一个讲中国故事、传中国精神的作家,从这些作品中,我们感受到的是广袤的大地与奋进的人民,感受到在一个一个人物身上、一个一个平凡而伟大的战斗者、劳动者身上那推动历史发展的伟力,这样一个作家,是时代的记录者,是人民的歌者。”是的,当一个作家,把他的心和情都奉献给人民的时候,他就有了将自己的文学事业融化为时代书写的自觉,他的写作就传递出大地的声音。正是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过程中,在寻找与感动的创作中,李迪自然而勇敢地完成了从践行深入生活的作家,到为时代为人民的歌者这一跨越,成为一位以人民为中心创作的作家。
李迪有一种发乎人性深处的生命意识和悲悯情怀。在生活中,面对弱势人群的时候,他总是善良、慷慨、仗义。这种意识和情怀表现在文学创作上,就是他对于小人物的关注。李迪在给《警官王快乐》的原型、社区民警陈先岩的签名上,写了“人民至上”四个字。这绝不是口号,而是确确实实把创作的主体对准人民,把情感和笔墨都聚焦在反映底层生活的小人物身上,写他们的故事,为他们的悲喜而歌哭。社区派出所的片警、看守所的囚犯、苦守在新疆沙漠里面的农民工兄弟,都是李迪笔下值得书写的文学人物。
他是那种很投入的,将自己的身心都融化在创作中的作家。他曾亲口对我讲创作《你可知道草帽现在何方》时的情景。这是一篇参加公安部“清网行动”采访后创作的,警察抓逃犯的作品。为了让自己融化在主人公的情感中,他把自己关在小屋里,一遍遍地放着日本电影《草帽歌》,边哭边写,边写边哭,熟悉他创作状态的老伴魏老师经常隔着门喊:老李,别哭了啊,吃饭吧。正是因为李迪这种身心共情的燃烧,让他的作品洋溢着一种蓬勃的激情,透着明亮的品质和人性的温度,令人感动和振奋。
《十八洞村的十八个故事》的写作,是在他极其衰弱的情况下,以坚韧的毅力,以对人民的利益高度负责、对无限热爱的文学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支撑下,默默咬牙坚持完成的。这是他一个人的战争,是他拼尽全力的最后一战,在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斗中他耗尽了自己最后的力气。他像一个战士,倒在了自己写作的位置上。他在生命的最后关头仍然不管不顾、奋力向前的姿态,让人不由想起他在书中的一章用过的篇名:就是悬崖我也要跳!在文学的道路上,他是奋不顾身战斗到最后一刻的战士。
从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到为时代讴歌,为人民写作,成为时代的记录者与人民的歌者,李迪的文学道路给了我们一个难忘的启示。李迪虽去,但他的精神长存。他永远活在朋友的爱戴之中,他的作品也将因为书写了波澜壮阔的历史、昂扬奋进的精神而流传下去。
来源:中国作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