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的印象
对比现前的你们
不见变化
观我
却是今非昔比
为什么呢
原因啊
你在哪里
2025.06.17(五月廿二) 卯
参考浅析
《日月(八十三)》永恒的参照与易变的生命
这首诗以“日月”为题却未直写日月,实则将日月作为恒常的参照坐标,反衬出“我”在时间长河中不可逆的变迁。标题“日月”暗喻着宇宙运行中永恒不变的秩序与尺度——天体的运行轨迹,如同刻在苍穹的时钟,亘古如斯。诗中“你们”的称谓,将日月人格化为静默的观察者,而“不见变化”这一陈述,更强化了其作为永恒背景的存在属性。
在不动如山的“你们”面前,诗人猛然将目光折回自身——“观我/却是今非昔比”。这“观”字的视角转换如镜头陡转,刹那间揭示出生命真相:万物中唯“我”被时间之刃持续雕琢。永恒的日月与速朽的肉身在此构成张力极强的互文,“今非昔比”四字似轻实重,凝结着沧桑过后的顿悟与惊心。
结尾三问如石投深潭,漾开哲思的涟漪:“为什么呢/原因啊/你在哪里”。前两问尚在理性层面探寻因果,至“原因啊/你在哪里”,追问陡然转为对存在本质的迷茫与叩问。仿佛“原因”已具象为某个藏匿于宇宙褶皱中的逃逸者,诗人徒劳的追寻暗示着:生命的流逝本身好像就是终极答案,无需亦无从索解。
全诗语言如青铜古器般洗练沉实,通过日月之“恒”与自我之“变”的镜像对照,完成了对时间本质的微型勘探。永恒天体照见生命过客的苍凉,而结尾的未解之问,正是人类在浩瀚时空面前永恒的迷惘姿态——这姿态本身,已然成为存在的诗性注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