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歌赋韵律的美学意义
诗歌理论
潘学峰 2024-03-29 10:42:33
诗词歌赋是人类“文学”一种智慧体现。喜欢它们的人一定是“文人”,而且应该是其中的“雅士”(男性)和“淑女”。中文的“雅”、“淑”和“士”都代表着一种被人推崇的“精神”和“气质”。而这些则是一个特定社会中公众审美期待的总体趋向。诗词歌赋自然得到了“雅士”和“淑女”的青睐,并被他/她们用做衡量人“修养”和“才华”的尺度。
言 归正传! 诗词歌赋为啥有幸成为一类受有“修养”和有“才华”人喜欢的文学体裁?其实这本不神秘,一句话就是诗词歌赋字里行间所具有的“韵律”!
“韵律”是何种存在? 形象点比喻它们就情同湖水中的“涟漪”和大海中的“波浪”! 当然,据英国植物学家布朗博士的说法,即使是一潭死水,也存在着他所发现的“布朗运动”! 只是你的肉眼凡胎很不容易看到。试想“风吹水面层层浪”的“意境”,如果对应下句“水打沙滩点点坑”“韵”和“律”,这其实是赋予了这两句诗歌的一种“动感”,使之因“动”而显出“活力”!
因此,在诗词歌赋的体裁中利用“相似或相同的读音”所制造的“重复”或“回响”其目的就变得易理解。既然“风吹起了波浪”那一定是有响动才是! 再比如“喜看稻黍千重浪”这句的意境十分“生动”,加之它唤醒读者对“丰年”丰衣足食的欣喜,因此能使人获得审美效果。
所以诗词歌赋等文学体裁中的“韵律”其实是把一堆“静静的文字”赋予生力,让它们“因生力而获得动感”(生动)。这有如活人跳舞,毫无争议的是“舞动”需要“动起来”,需要依照特定的“韵律”动起来,所以跳舞的时候多有音乐伴奏,这正是一种体现生力的需求。
有很多写诗歌的人过分追求“意境”,觉得一首“篇”诗词歌赋更应该读上去象是“欣赏”一幅画作。完全可以通过“意会”传递一种“内容”(画面感)。当然,如果比较绘画作品和诗词歌赋作品所能带给人们的美感,应该是绘画作品更多地静态美,即“静美”,而用文字写成的诗词歌赋作品一旦赋予动态美就会使它们与由色彩和线条所组成的绘画作品所承载的“静美”区别开。而这应该是诗词歌赋创作过程中更加应该努力去做的!
当然,人群中人们审美方式和审美习惯各有不同,有人“好静”,有人“好动”!这是由每个人的“人格”(Personality)决定的,人格这东西是一种程式化的东西(Personality traits), 一旦定型就很难再改变。基于我个人的学术背景,我似有所悟地发现,诗词歌赋中的韵律节奏不只是和人的Personality这类心理学的范式类型密切相关,更重要的是它们是由人的生理节律决定。换言之,当它们的节律和特定读者的特定生理节律(如呼吸频率,心率等)达至“共振”,才会让人“High”起来,这就是阅读诗词歌赋所能获得的一种无争议的“审美”收益。
一个现象是中国的诗词歌赋每一行一般被设定在七个字以下,比如最常见的“五绝”、“五律”、“七绝”、“七律”,即使是“词”尽管每句或每行长短不一(长短句),但在数千词牌格式中每行的字数也都是不超过七个字。为啥?原因很简单,因为这样的字数和读者的“换气”有关(呼吸深度和呼吸频率)。如果读一首诗词让人憋气或让人“缺氧”,你想这还能有美感?!
当然,不只是中国的诗词歌赋如此,老外的诗词歌赋也如此,拿比较风行的“十四行诗” 来看,不仅具有特定的韵律,甚至在每行中还要求“元音”的个数。因为发出“元音”之声比“辅音”费力气,所以美感是当读者读完十四行诗之后应该能够存留承受诗歌所激起的“情绪”不会让“生理”无法承受!打个比方,喝酒要适量,不能贪杯而出现事故或健康问题。
关键词: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