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文艺网“九月诗丛”10人诗选辑——赵目珍《林中路》
系统 2025-10-24 10:57:42
《九月诗丛》旨在为华语诗坛确立有效判断标准,推动诗歌与时代精神的深层对话。
《九月诗丛》(以作者姓氏拼音排列):
阿毛《她传记》
得一忘二《三爷的前世今生》
梁小兰《我凝视万物沧桑》
马累《聊斋与磨镜》
盛稀音《星期八病人》
西衙口《燃烧的水》
薛菲《土巷与繁花》
赵目珍《林中路》
北野《牧马青山上》
火棠《焦土》

赵目珍,男,1981年生,山东郓城人。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博士学位。北京大学中文系访问学者,三峡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在《人民文学》《中国作家》《扬子江》《山花》《青年文学》等刊发表大量诗歌作品。著有诗学专著、诗集等八部。曾获“扬子江诗学奖”“海子诗歌奖”“刘伯温诗歌奖”“中国青年诗人奖”“深圳青年文学奖”“中国2018年度十佳诗集”“教师文学艺术奖·提名奖”“栗山诗歌奖·批评家奖”等奖项。现任职于深圳职业技术大学,创意写作研究中心主任。

九月诗丛10人诗选辑十赵目珍《林中路》
澡雪辞(20首)
赵目珍
星空之谜
我们等待。星空终于打开
那些在浩瀚无垠里歌唱的鸟
那些被放上了天的风筝
那些盛开后飞升向上的花朵
那些从大河里腾空一跃的鱼
那些通过玩耍和想象
向往明亮的孩子
它们和他们都在星空里相遇
我从一而终地爱着它们和他们
尽管它们和他们最终都离我而去
而我丝毫不感到孤寂
在人间,我举起酒杯
酒杯里的酒也向星空飞去
为什么我还在尘世拖泥带水
肉身沉重呀。沉重的肉身远不如
一把可以熊熊燃烧的骨头
天黑以后
天黑下来,就像
一条通往梦境花园的小径
被匆匆铺就
我们很快忘记白天的
谈玄式对话
从而进入语言的内部
在白天
有人用眼睛看到
但必须装作是
用耳朵在听——
若无其事地听
有人放出了言语的声明
但你看得出
那是违心的行动
当夜空都无法挽救一颗
即将被扑灭的星辰
你是否痛心疾首
那些无能的感官
无法化腐朽为神奇
只有风吹黑暗
才能吹出真实的自己
林中路
林中之路
通向当年乌云聚集的地方
也通向风的发源地
如今的人们都还记得它
重新走过
仍可见很多人张皇的倒影
令人惋惜的是
那一场风从同一个方向来
新旧之分却已埋下
千万不要再说
风马牛不相及这样的言语
历史的意志
是可以被人籁冲散的
每到大雨将至
我们都要反省这林中之路
有多少人被歧路缠绕了
有多少人能抱着
真理的微光愤然前行
赶时间的人
我们的车行驶在
小巷子里
它慢悠悠地走
一边走一边等人
一个气喘吁吁的中年妇人
从丁字路口的
另一个巷子里
飞奔而来
口罩之下
看不见她的表情
然而我永远也不能忘掉
那一抹悲伤的眼神
落座的一瞬间
我看到她的眼睛里
有数不清的泪水
那些泪水
摇摇欲坠
就仿佛一颗颗牙齿
要从她命运的天空里
滚落下来
在夜晚,看见一只蚂蚁
它正努力地
举着食物
赶回自己的王国去
晚风推着它
就像是一位老父亲
推着自己的灵魂
在安静的夜里
找寻活着的意义
(它们都是可爱的
把生活的意义
当作人生的第一要义
真是值得宽慰呀
那无边的黑暗中
总有一束光
是对它们最好的回应)
傍晚
夕阳西下。傍晚的他们
走在太阳的余晖中
仿佛一个灵性的核心
仅凭头颅的力量
夕阳就为我们提供了
一副世界的光辉图景
然而,有了这样的意义
似乎还不够
它还要照耀尘世
照耀那些更加弱小的人
——照耀受雇佣者
小商贩,乞讨者
甚至流浪的街头艺人
这是多么神圣的一刻呀
光芒照耀着他们
就像是照耀着
一群被放逐的灵魂
一场雨
夜里下了一场雨
不知它什么时候开始下起的
一直到天亮
醒来的时候
我才听到了它离去的声音
它敲打我的窗
也许敲了整整一个晚上
在睡梦中
我始终对它置之不理
现在的它已经离去了
所有的一切都已结束
其实有些人也是如此
辛辛苦苦
敲了一生历史的门
到了最后也没能进去
两个人
低头沉思的时候
晚风吹过来
此时有一个人
正一脚迈进黄昏
另一个人
则从黄昏里走出去
他们在黄昏里
仅仅打了一个照面
就离开了
迈进黄昏的那个人
还要从黄昏里走出去
而走出黄昏的那个人
再也不能回来
他们要到
另一个看不见的地方
才能再相见
毕竟东流去
(兼致辛弃疾)
山深带来正耳的意义
除此之外,可以看见美
看见命途,看见生机
我们喜欢谈论这些
它们也有足够的空间
延伸,供人谈论
然而此时,无话可说
寂静的恢宏,产生
令人缄默的效应
此刻必须摒除确定性
去赢得另一个世界
一个鹧鸪垂临的世界
它伤了退居者的心
然而其中所隐含的尊严
像草树和河流一样丰盈
它们沉浸在造化里
将时间和命定尽皆消除
围观者
那个蓄着胡须的人
这一次看上去
像一个真正的艺术家了
他把画好的画作
刚贴到墙上
就有很多人聚拢过来
并且对着那幅画作
议论纷纷
我站在前方的枇杷树下
看着这一场景
隐约看到画作上
有一个人
在寂静的夜晚
昂首望着迷人的星空
画作上的这个人
简直棒极了
他就静止在黑暗里
炯炯有神的眼睛
像浩瀚的星空一样永恒
而那些围观它的人
每被风吹拂一次
生命就丢掉了几秒钟
真相
我们散落在树丛的边上
满地都是——
紫薇和菠萝蜜解落的黄叶
孩子们在上面跑来跑去
制造出许多窸窸窣窣的响
就像是地下的小精灵在歌唱
临近傍晚的时候
有一阵不小的风吹来
那满地的金黄
被风簇拥着
就像是在奔赴历史的命运场
那阵势着实有一点浩荡
但却失去了生存的真相
归来的路上
我一直在回味那一刻
风吹黄叶中所蕴含的真意
人到中年
是不是也像那些落叶一样
正安安稳稳地躺着
突然间背后就起风了
怀疑论
大哲学家庄周潜入梦境
摇身一变,成为一只蝴蝶
那栩栩然的蝴蝶
快乐与适意跟着一起飞
然而当他醒来
惊魂未定,却失望已极
“原来我还是那个庄周!”
“那到底是刚才的庄周
变成了蝴蝶?还是
现在的蝴蝶变成了庄周?”
他低头沉思
在那里形而上学了很久
两千年后。大洋彼岸
一个二十多岁的青年
端坐在壁炉边
也开始怀疑存在的宇宙
他分明感觉到自己就坐在那里
然而猛然一醒
发觉亦不过是大梦一场
他一下子呆在那里
开始喃喃自语:“到底是
我真的坐在壁炉边?
还是我梦到自己坐在那里?”
多余
第欧根尼看穿了一切
他如是说——
“哦!破桶。你真是这世界上
最美丽的安乐窝。”
于是他每天住在一只破桶里
忘记了高高在上的贵族世界
他身无长物
最后只剩下一只
饮水用的钵
而某一天
当他在河边
拿起钵准备舀水饮用的时候
发现一个牧童
正在用双手掬水
“哦!原来这钵也是多余的”
于是钵也从他身上
立刻消失了
澡雪辞
澡雪时如果生出虎翼,就
可以从二十七楼的窗子里
飞出去。飞出去之后
你将看到,黑夜的帷幕
早已搭好。宴席盛行
人流四散。我被风吹着
看见是非善恶云集人间
有的人凭理性,意欲躲避
有的人凭感性,四顾不暇
而从极廖远处望去
每一个人都有各自的逻辑
都在颠倒着自己的梦想
这空空如也的夜晚
只有浩瀚的星群
在清醒地鉴照着大地
我躺在一棵巨大的香樟树上
无法用任何言语来描述它
梦的解析
从镜子里,他亲眼看见
自己狠心断了多年的嗜好
将现实化为了梦境
这不是个十分有趣的故事
但他一遍又一遍地
将它讲给陌生的人听
每一次听完,他们
没有任何言语,摇摇头
或者嘿然一笑就走了
只有他自己,对所讲的
故事越来越痴迷
他知道,故事里脱离了
肉身存在的那个人
早已成为一个独立的存在
既不会凭空消失
更不会拒绝出现
他已经成为这个梦境里
最深层的一种必需
兄弟
我那信得过的兄弟
近来总是
从密林深处走出
我几次看见他
身穿花斑外衣
赤着双脚
摇着旗帜
大声吼叫着
从丛林里窜出
每一次看见我
他掉头就回去了
多少年来
我们一直心怀某种默契
只要能好好地活着
能看上一眼就足够
环湖路
穿过落羽杉那片丛林
夜行的人就多了起来
湖面静寂得就像是
天上撒下来的银星星
偶尔有春风拂过
绿头鸭受到召唤钻出水面
又很快消失在暗涌里
虫鸣和蛙声遥相呼应
小夜曲爬满了天空与草丛
我喜欢这样斑驳的黑暗
有的人在白天耗尽了心血
只为在某一刻获得安宁
这安宁击落了情绪的躁动
击落了殚精竭虑
也击落了满腔的热诚
在此时,环湖的人
只看见自己的身影
有时候连自己也忘记了
尘埃落定
尘埃在一群石头里沉淀下来
黄昏之前,我们需要
找到自己的言说
我们沿着静美的峡谷走
或者游移在附近高山上
无尽的霞光里
每一次,我们都能够
看到有一方落日
从空旷中,掉入人类的密室
沿着荒野之路,追寻
吉光片羽。或许这
即是复活尘埃的唯一方式
我们要在那些颤动着的
事物上认出它
要在晃动着的刀光剑影里
认出它,在热烈而又严肃的
森严壁垒里认出它
直到在睡梦中看见
每一粒尘埃的核心。并由此
剥离出裹挟在外的坚硬
闲坐
闲坐的人,喜欢听那些
没有节奏的声音
流水仿佛在脖颈上穿行
瞬间被宁静吸引
他分得清楚,这样透明的秩序
一点也不严肃
就仿佛野蔷薇,有一个
敞亮的名字。他坐在石头上
为不认识的植物命名
刚好。在此刻——
春水包围了青草,它们的面目
那么清晰。只有夕照
使它们的影子,一会儿飘落在外
一会儿飘落在内。布谷鸟
藏起飘逸的红唇
闲坐的人舍不得出走。他只
喜欢往没有喘息的地方去
东风才吹风蜡花
安静的开阔,变成梦境
万物与时间,相敬如宾——
如此幸运
如此幸运。无名的人
在水中朗诵着自己的诗篇
他并不知道,他的声音
已经化作了流水
愉悦的力量穿越水草
周围的事物恭候着它们
我们在一旁的松林边
望着他。目光化作了流水
在距离上,我们无法靠近
而季节,正合时宜
他忘我。我们忘我
时而陷入沉思的境地
如此幸运。我们今天
目睹了一个这样的人
他不是英雄。我们也不是
在无望的境界中
我们都是流水。一潭
纯粹而毫无欲望的流水
忧郁
哪怕是隔着很小的距离
甚或是一条缝隙
也要完成自己
然而不希望采取
顺从的方式
他们希望被隔世的事物占据
置于水中
像池鹭的忧郁那样轻
或者像荷花的折戟那样重
从濠梁上观察,它们
都表现得伤痕累累
没有什么深不可测的介入
与时间的晚宴对峙
不可避免地要有所牺牲
像极了无辜的历史
和走投无路的人
已经舍弃了那么多
内心的坚忍,依然坚韧
很显然是——
该穷尽的,还没有穷尽
肉身紧贴着皮囊
然而已是另一层意义
只有精神的核心是明亮的
只有沉浸在与活着的
对话中,才有可能
被准许,进入到
生命革新的另一境域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