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新体诗和旧体诗的区别,大家都熟悉,且都说得出一二三,然而,要说新体诗和旧体诗的优势,或许有人就哑然了,因为没去想过。我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是想让大家思考新体诗和旧体诗的优势各有哪些,是想让现代人了解和热爱新体诗、写新体诗,是想让对新体诗有偏见的人正视新体诗,是想让不够坚定的新体诗写作者充满信心。
先说旧体诗的优势:
一,格律完善。说格律完善,主要是指近体诗(旧体诗包括古体诗和近体诗)。古体诗的格律相对近体诗来讲也有较大差距,古体诗虽然每句的字数有限制,但句数多少却没有限制(最早的诗歌是没有字句和其它限制的)。随着漫长的岁月演变,特别是经过盛世大唐,诗歌的形式(格律)才得以完善。近体诗的格律就是诗词曲赋里有关字数、句数、对偶、平仄和音韵等方面的格式和规则,这些格式和规则"十分完善,不可挑剔",并且"前不可及,后不可超"。新体诗在这方面是无法比拟的,新体诗就格式和规则方面是完全自由的,所以叫"自由诗"。不过,也太过自由了,格式和规矩还是应该有的,尽管不可赶超旧体诗。
二,有辉煌灿烂的历史。旧体诗中的近体诗,就是指唐代形成的格律诗,它源于齐梁,形成于初唐,是经过几代人的辛勤探索而逐步出现的诗体,对篇章、字句、对偶、音韵都有严密的限定,体现了我国古代诗歌音韵美的最高成就,标志着我国诗歌创作进入了一个光辉灿烂的新天地。是啊,唐代是中国诗歌的黄金时代,这个时期诗人众多、诗作繁富,其辉煌成就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地。如果将历代诗歌比作艺术的百花园,那么这座花园中开得最鲜艳、最繁盛、最惹人喜爱的就是唐诗一一唐代的诗歌。唐诗是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之一,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灿烂明珠。旧体诗以唐诗为主要代表,尽管离现在已有千多年了,但除世界级的大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外,其他知名的还有2300多人,作品除《唐诗300首》以外,还保存有《全唐诗》48900多首。
三,倍受当今诗歌组织和中老年诗人推崇。这一点或许是旧体诗的优势之根本,是的,即便旧体诗有无与伦比的格律和辉煌灿烂的历史,如果没有全国上下各级诗歌组织的引导、推崇,没有广大的中老年诗歌写作者的响应、参与,旧体诗也不可能有今天的地位和影响。纵观中国诗歌界、中国诗歌学会、中华诗词学会、中国各省级诗歌学会、各市县级诗歌学会等等,都是以旧体诗,及其相关事宜为主的。新体诗是从属的,其次的,甚至成了旧体诗的附庸(一位省级诗词学会负责人语)。从现实看,诗歌作品的数量中占70%到80%的是旧体诗,由此可见,写旧体诗的人比写新体诗的人多得多,目前的中老年诗作者里边,绝大多数写的都是旧体诗,这一点是旧体诗最大的,也是最重要的优势。
再说新体诗的优势:
一,简单明白。说简单,是指新体诗没有旧体诗那么复杂的,严苛的格律、音韵及节奏,要求平仄、对仗及韵脚,只要读起来朗朗上口、抑扬顿挫就行了。说明白,是指新体诗使用的白话文,一看就明白其意,不像旧体诗的文言文,相对没那么难懂、费解。当今的人们已经渐渐地趋向简单、厌恶复杂,越来越不愿意花精力去猜测诗人的心思,去揣摩朦胧而含蓄的诗意,原因是没时间。是的,节奏快、时间紧、诱惑多——供人们休闲、放松和娱乐的方式太多太多。已被边缘化的诗歌若非审时度势、与时俱进,还一味的玩诗意、朦胧和含蓄,那就"不可救药"了。新体诗相对旧体诗而言,以"简洁自由"、“开门见山"居于优势,至于新体诗也有朦胧、含蓄,让人费解的现象,实属作者故弄玄虚,或底子浅薄,或不得要领所至,另当别论。
二,现场效果极佳。这一点新体诗的效果比旧体诗不知要强多少倍,这已是不容争辩的事实。是的,不管是大聚会还是小聚集,不管是大型演出还是小型娱乐,不管是影视还是其它媒体,听完一首旧体诗后,绝大多数的感觉是囫囵吞枣、似懂非懂,充其量就是明白大概意思(几十个字能够清楚的"言"明一个“志”?能够把人感动到哪里去?能够阐明一个道理?)而当一首新体诗读完后,可以让听众欢呼雀跃、激动不已,可以让听众兴奋、震撼。因为它无需听众去琢磨,去揣测,能够直接明白其意。如若这么说,各位还不信服,那么可以回顾大型文艺演出中,新体诗朗诵后的场景,例如音乐史诗《东方红》、《长征》和《复兴之路》等。我记得有一个诗歌朗诵会,先诵读旧体诗,10首、20首过去了,听众一片木讷、鸦雀无声,而新体诗朗诵后的情景就截然不同了,下面掌声四起、一片赞美。还有本人诵读诗歌后的感觉,更是最有力的例证:同样是我朗诵,诵完旧体诗后,听众总是没啥动静,可每诵读完一首新体诗,效果就大不一样了,总会响起掌声,甚至喝彩。所以一般情况下,我是不会朗读旧体诗的。
三,可塑性强。两者比较,新体诗比旧体诗的出路也好,外延也罢,都要宽广些,可塑性也要强得多。这要从三个方面来讲,首先旧体诗的格律虽然严格完善,但毕竟是僵化的,严重束缚了诗歌发展。而新体诗在这点上就非常灵活,不死板,虽然我认为新体诗也应该有规矩,格律、形式不应该像现在这样过于自由,但它的可塑性毕竟强于旧体诗。其二,在诗歌的节奏感、音乐性方面,旧体诗同样显得僵化、单一,没有像新体诗那样起伏、跳跃,多样化,例如"排"(字行),旧体诗若是五律和五绝,从始到终都是五个字一行,而新体诗则可多可少、长短不拘、据情而定。再如"节"(段落),旧体诗的绝句、律诗都只有一节,词也不过两节,而新体诗则可多可少、据情而定。其三,旧体诗在内容上是浅显的,容量小的,少见叙事诗,"跑马观花"、"点到为止"也在情理之中。新体诗就可以表现复杂一点、深刻一点、容量大一点的内容,能够尽情的、有效的、完整的"言志",表达情感和讲述道理。
四,富于现代。无论什么事物,只要是现代的、当今的,就有一种优越感,这是习惯性认知,也是约定俗成的。难道不是吗?现代的先进,过去的落后; 现在的优胜,过去的劣势; 现在的美好,过去的丑陋; 现在的灵活,过去的呆滞; 现在的洋气,过去的老土……。这反映出一个根本的道理,时代在变化,社会在进步,过去不如现代是必然的。同样的道理,新体诗是现代的,旧体诗是过去的,现代的新体诗自然优于旧体诗。我知道这么说会有许多人反对,他们不承认,也不甘心。但滚滚向前的现代车轮是任何力量也阻挡不了的,必将无情的碾碎那无谓的痴迷。新体诗虽已百年,但与旧体诗比较实属稚嫩的新生事物,新事物不健全、不完善是正常的,但新事物富于现代,可塑性强,前途远大。
五,贴近未来。未来是未知的,但未来是可预测的,就文化而言,未来是愈来愈多元的、包容的和开放的。人们娱乐、消遣和休闲的方式很多,人们的学习、吸收和陶冶情操的方式也很多,而已被边缘化的诗歌,若要获得人们再次青睐,务必以浅显、简洁,开门见山的形象出现。这点不是旧体诗所见长,恰恰新体诗却十分看好。未来的人们是不大愿花精力去揣摩、推敲诗歌或作者意思的,尤其那些本来题材就老旧,还故弄玄虚,整些生涩字句,含蓄又朦胧的诗歌。再者,新体诗离未来比旧体诗近得多,一是诞生的时间近,二是体裁形式近,三是使用的语言近。越贴近未来的东西,就越可能象征未来; 越像未来的东西,代表未来的可能性就越大,既然新体诗贴近未来,那就可能代表未来。
来源:中国诗歌网,作者:幼君
(编辑:夏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