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的尺度:理性与非理性
孤城,原名赵业胜,70后诗人,安徽无为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理事。现居北京,任《诗刊》社中国诗歌网编辑部主任。出版诗集《孤城诗选》。作品散见《诗刊》《人民文学》《星星》《诗选刊》《诗歌月刊》《扬子江诗刊》等期刊。入选《中国诗歌精选》《中国年度优秀诗歌》《中国诗歌排行榜》《中国新诗年鉴》等选本并获奖。
武放,男,汉族,河南周口人,焦作市沁阳市作协副主席,生于1977年,河南大学文艺学硕士,诗人、作家兼事文学理论研究,中诗网第七届签约作家,《诗人名典》特约评论员,作品散见《奔流》《河南诗人》《大荒》、北京文艺网、中诗网、川观新闻等各类媒体、期刊,欣赏鲜艳明丽、刀枪入肉的诗,著有诗集《略甜于真》、《暗处的蜜》等。
诗歌的尺度:理性与非理性
—— 读诗人孤城的诗歌作品有感
(作者:武放)
在后现代语境之下,诗与非诗的界限如何厘定?这或许是一个众说纷纭而又比较棘手并难以达成共识的问题。对于任何一个可能性的问题,诗人之间讨论的烈度和强度都将比较难以弥合和妥协。这或许恰恰正是诗人的某种可贵的品质所在。但是,诗就是诗,非诗就是非诗,它们之间的界限实是如此分明。诗歌是理性的吗?或者非理性的吗?对于这个问题,同样难以定论。从哲学的角度而言,理性是基于现有的理论;指人在正常思维状态下时为了获得预期结果,通过合理的逻辑推导得到确定之果;反之就是反理性;理性的本质就是否定与怀疑。基于这个概念,诗歌艺术似乎应该是非理性的产物,但是,反过来,那一首成熟的真正的诗歌作品不是经过诗人反复的琢磨、认真的推演而获得一种存在某种预期表达效果的产物呢?所以绝对的丈量诗与非诗的界限,难以运用理性与非理性的尺度,但是,一首成熟的诗歌如果完全抛弃理性与非理性融合的标准,我想,这首诗歌也可能真正的难以成立或者难以言说。诗是理性思维的产物,又是非理性认知融合矫揉的共同体。一首好诗的诞生必然要经过反复不断的理性光芒的照射和光合作用,在非理性思维能力的推动下,二者繁荣共生和谐共存。
著名诗人孤城就是这样的诗人。他善于在自我理性思考的基础上去发现、挖掘和锻造现实或者虚构物象自身存在的非理性秩序,然后通过自我的认知、观察和经验的不断完善、建构和锤炼,最终能够在理性与非理性之间组建一连串或者一系列非凡意义的秩序性符码,从而诱导阅读性主体产生某种潜在情绪性或者情感性认同和共鸣。这个诗歌艺术作品生产的过程正是诠释诗人孤城所有诗歌作品的切入点和基本面。但是,我们必须明确的是这里的非理性绝对不是简单的反理性的概念,在诗歌的意义上,它更多的指向一种具有“灵感”、“移情”、“生命哲学”、“无意识”、“直觉”、“神秘主义”、“虚无主义”、“相对主义”等概念意义的要素核心。下面,我们通过具体的诗歌作品来分析诗人孤城诗歌演绎的过程。
一些地方,冻土必然被扒开,必然掩上
冷空气下降,此去不远——
白雪地,红爆竹,孩子们撒欢,又是一年
—— 《冷空气下降》
诗人孤城的诗歌作品《冷空气下降》存在一个虚拟的诞生场景。这个场景或许如此:此时此景,冷空气袭来,一派萧杀,“我”内心尚未被“苍凉”完全占据。然而,万物肃穆,独立天地之间,诗人内心波涛汹涌,思绪万千。他触景生情,感物兴怀,思接千载。他由眼前之境化内在之情。风吹动他的头发和衣衫,蒿草、村庄、土堆,乌鸦也不知去向。炊烟升起,翻动冻土,然而,诗人却说:“冷空气下降,此去不远——/白雪地,红爆竹,孩子们撒欢,又是一年”。这是一种关于时间与生命的书写,是一种关于内在自我与天地万物的书写。这种书写充满了诗歌内蕴性的凄凉,同时也饱含着诗人对时间的渴望。这些被我们试图复原的诗歌诞生的场景正是诗人孤城理性思维和非理性认知相互交织、繁荣共生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正是一首真正的、成熟的、优秀的诗歌作品诞生的过程。
一团雪,一只茫茫雪野里的乌鸦
在用自己针尖大的一块黑
擦一望无垠的
白
—— 《一只乌鸦》
这首《一只乌鸦》是一首关于想象的诗歌,更是关于正与反、白与黑、有限与无限等概念性物象内涵的表述。诗人是高明的观察家。他的目光如矩,细微到物象骨骼脉络。他实在些虚,又虚中透露着实。这里的“白”仅仅就是一个虚构性的切入性视角而已。然而,这个虚构性的描摹却生动、完善、具体而又充满了令人想象的气息。他采用虚拟类比的手法,最终将“白”的延展性内核赋予了更加阔达的意境和可阐释空间。“乌鸦”,这个意象,作为诗歌创作和意义表现的切入点是非常通俗而又常见。但是,诗歌和创新越是通俗和普通的意象越是难以被驾驭和赋予更加深邃的意义和表现。诗人孤城却独树一帜,另辟蹊径。他偷梁换柱,全文意在写“黑(乌鸦的黑)”,却偏偏不说黑,而是直接一直在书写“白”。但是,这个“白”在诗人的笔下却充满了生命的活力和深邃的现实性意义。这既是一种对比,更是一种调和性的存在;既是一种反叛性的概念,更是一种相互作用循环共生的复合体。
这里有几个词值得细细品味。“一个窟窿,要黑给这个世界看”,其中,“要”充满了生命的律动和决绝;“不惜孤绝,狠命将自己从白雪中/抠出来”,其中,“抠”赋予物象一种爆破性的力;“一团雪愣是按照自己的想法/飞起来”,其中,“愣”似乎在描摹一个具有思维能力的对象;“一团雪,一只茫茫雪野里的乌鸦/在用自己针尖大的一块黑/擦一望无垠的/白”,其中,“擦”,这个字让“乌鸦”的形象活跃了起来,活灵活现,赋予物象一种动态的美感。总体而言,《一只乌鸦》另辟蹊径,给予阅读一种惊人的跳跃感。它节奏谨严,叙事完整,赋予通俗的物象一种异于他者的意义。
三条鱼
刚好
救活一缸清水
—— 《养鱼经》
这首《养鱼经》是一首短诗,只有6行,但是却分了3节。不过,它虽寥寥数语,但是它却意味与境界无限。它采取递进叙事的模式,非常紧凑而又完整的表述了一个具有某种哲理意味和荒诞情节的诗歌表意系统。日常的生活和生活的日常,在这个双重表意性循环中,诗人独具敏锐的视觉和体验,从日常养鱼的生活细节中,获得某种精神意志的凝聚性的呈现。“一条鱼”、“两条鱼”、“三条鱼”,这种数量性递增;对应着哲理和现实意义的递增,“孤单”、“乏味”、“救活一缸清水”。在诗歌创作中,这种经典性叙事线索是一种惯常的手段和叙事模型。不过,它对超短诗歌表意性的浓缩性要求更为严格。一旦,在此点上诗歌作品表意失格,那么这种诗歌文本就变得毫无意义和价值。对于诗人孤城而言,他却实现了惊人的表意性飞跃。这个飞跃就是诗人自身的理性思维与非理性认知之间糅合矫揉的过程。其实,对于一个成熟的诗人而言,在诗歌作品的创作上,理性思维是创作的基本出发点,非理性认知更是一首成熟的诗歌作品诞生的源动力和激发性和诱导性的力量。
这逝若汹涌的过往
我需要泪眼模糊,才能将你看清
—— 《旁观者》
从某种角度而言,语言符号、技巧势能与呈现某种潜在所指意义,这三者或许就是诗歌创作必备的三个核心因素。同时,经典的诗歌叙事模型往往起于诗人的某种独具的思考或者某时某刻某种场景之下独具个人体验的情绪或认知,然后将这种思考、情绪和认知再融汇矫揉,通过自身语言符号技巧的包装和涂抹将某种自身潜在的所指意义表述或呈现出来。在实际的诗歌作品创作中,这种经典的诗歌造型手段和赋意模态极为常见和普通。然而,诗歌创作的超越性在于对于以上三者巧妙而又了无痕迹地处理和运用。诗是一种自然的情绪流露,一种物象自身的临摹和赋形,一种诗人自身认知能力的外化和呈现。
就诗人孤城的《旁观者》而言,它似乎意在书写“旁观者”,又意在借势生情生意另觅它途。在这里,所谓的“旁观者”仅仅就是一个诗歌叙事的角度或者起点而已。它更多的意义延伸在于超越了“旁观者”的体会、体验和体察。《旁观者》10行4节,采取了“2332”的诗歌结构模式。该诗起意于“时光”短暂、易逝和难以把握等现实意义的痛感。他说:“时光从牙缝里/剔出骨架”,其中,“剔”字尽显诗人的时光易逝、时间有限的无限感慨。第二节:“我一朵一朵饮过凋敝的春天/如你所见/那走失在灰烬里的,被灰烬永恒吞噬”,其中,“饮”字尽显动态与诗人无奈之情;但是,这三句在语言符号的意义呈现上存在某种撕裂或断裂的嫌疑,不过,这种撕裂或断裂恰恰在某种程度上给阅读带来了某种更加深邃的意义探索的意味;同时,在表意中心的修饰上,那些词语也存在着某种跨越性的尝试,比如,“一朵一朵”如何修饰“春天”?;不过,诗歌语言的真实性与现实物象的真实性必然存在某种呈现上的偏差;总体而言,这三句在具体形象(春天)上进一步强化了时光易逝的概念。第3节:“我且活着。只是活着/如你所见/一日日,长风无从拆走我内心的庙宇”,这一节再次具体(活着)强化“时光易逝”的概念;虽然时光易逝,然而“长风无从拆走我内心的庙宇”,一种坚守,一种永恒的渴望,一种坚韧的意志和追求,这恰恰正是一种直面生命的态度,这种态度充满了积极、乐观和豁达的精神性符码。第4节:“这逝若汹涌的过往/我需要泪眼模糊,才能将你看清”,这一节带有某种感伤和无奈之情,生命的过程绝不是一番坦途和笔直的马路,而是一个充满了坎坷、激流、汹涌的“过往”,那些惨痛的事实都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眼泪”,然后“才能将你看清”。总体而言,孤城的《旁观者》不失为一首令人荡气回肠而又让人思绪万千的短小精悍而又意义阔达存在无限阐释可能性的经典之作。
光线微暗,刚好适宜一阕
怀旧词
亮瓦照见尘埃,也照见身边喜欢的人
—— 《小阁楼》
欲扬先抑,或者在平凡的叙事中陡然展现某种突兀的意识,这种诗歌创作的架构确是一种屡试不爽的创作模型。小切口、小情绪、大产出,这种三阶段诗歌叙事手法,往往能够获得最大化的艺术效果的阅读性收益。诗人孤城深谙之道,而且将这种诗歌创作模态潜移默化于自己的诗歌创作实践中,甚至已经发挥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这是《小阁楼》堪称这方面创作实践上的佳作和典范。《小阁楼》全诗9行4节,前三节平铺直叙,逐步勾勒一种“乍暖还寒、幽深而又略带感伤”的诗意场景,然而这一切勾勒都在为“光线微暗,刚好适宜一阕/怀旧词/亮瓦照见尘埃,也照见身边喜欢的人”做铺垫。诗意奇崛,犹如山峦叠嶂,突然之间沟壑深幽,峰顶直立,顶端直插云霄,这种气势,这种意境,这种自我的情怀,陡然就攥紧了语言符号自身。
面呈酡红,内心尚未溅落锤声
人世如淬
光阴的手艺
尚未找到适合的铁砧
—— 《铁匠铺》
诗歌作品的价值何在?其对于历史、政治、经济、人文、时间、空间等概念到底存在何种作用或者影响?对于这两个问题的回答暂定统一的标准。诚然,诗歌作品自然有其可以称道的独立精神、价值和意义。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历史境遇,它也会发挥不同的引领或者诱导作用。然而,在后现代主义文化形态和症候的大幕下,现代汉语诗歌精神自然要保持某种体系性的平衡。这种平衡的切入点就在于自我精神和社会个体的精神风貌的呼应和映射。意义和价值的向内转恰恰成为了现代诗歌精神的基本内核和需求。诗歌自身的社会有效性越来越减弱,对于诗人自身的有效性却在不断地被强化被放大。
诗人孤城是一个善于思考和求索的高手。面对日常平凡的意象,他都能够发现其存在的美感和价值。同时,他的思维极为活跃和开阔,往往能够将这些日常的物象与历史、哲学、经济、政治、时间、空间等概念进行恰如其分的融合和沟通,从中发现它们之间美学意义的关联性、连续性和互动性,最终赋予这些平凡的意象某种具有开拓性和实验性的价值和意义。比如,这首《铁匠铺》,它于平地之中突兀起意义的高山。这一点令人诧异而又赞叹不已。该诗9行2节。第1节:“山水已有形/风物仍在碰撞。茶马古道/纳西族妇人背驮幼子,身后紧跟/另外/三块嫩铁。怯怯的”,这里有风景、有人物、有故事,而且这些风物充满了生命的律动和价值;纳西族独有的生活特点,背驮幼子,紧跟三块嫩铁,怯怯的;其中,“嫩铁”是一种肯定的预测,更是一种具有固定意义的未来展望。第2节:“面呈酡红,内心尚未溅落锤声/人世如淬/光阴的手艺/尚未找到适合的铁砧”,这一节是第一节意义的强化和延伸,在原固定意义的基础上,诗人断言:他们一定就是几块好铁,仅仅“尚未找到适合的铁砧”,他们依然需要这块“铁砧”的捶打和锻造。诗中宣扬了一种“善”的信念,是对于未来的一种美好的想象和渴望。但愿,他们能够诚如诗人而言未来锻造成钢。其实,从根本上将,诗人的善意恰恰是诗歌真正的精神性精髓和核心要义。这种诗人的善意正是真正精神和光芒的起点和基础。也只有这种善意的存在,语言符号潜在的意义才能被发现、被赋形、被创造。
久等春风来松绑的冰瀑
被向下的力逼得
惨白
锐利
像倒挂在钩上,被洗净的
此生
—— 《冰瀑》
真正的诗歌一定要充满膨胀性的内涵,充满某种意义的无限性和自身符号意义所指的可延展性空间。诗人孤城不仅仅是一个语言陈述大师,更是一个敏锐的观察家。他的语言细腻而又充满了某种潜在的温度;曼妙而又携带着某种深邃的思考;紧凑而又膨胀着一种悲悯的情感张力。他的诗歌作品《冰瀑》第1节如此写到:“水流许是一层一层被冻僵的/这些掉队的激情/被剥夺了流速和水声/悬而未决/足可使人/在水上,刻下留言或名字”。这是一种猜测性的臆想。它关于冰瀑,关于现实的存在以及那些未来的记忆和意义。第2节如此表述:“久等春风来松绑的冰瀑/被向下的力逼得/惨白/锐利/像倒挂在钩上,被洗净的/此生”。如果说,第1节是关于现实性的描写;那么,第2节就是关于未来性的探究和想象。它正如人生一世的意义和精神性坚守如此。从根本上讲,诗人孤城的诗歌作品在某种程度上几乎不需要过多的解读和阐释,甚至,任何的解读和阐释可能都是对于诗歌自身诗意性的损失。这种诗歌作品传递给阅读主体本身的就是一种事实性的诗意。所谓的“事实性诗意”就是物象自身存在的潜在性美感。这种审美性存在恰恰正是物象本质属性的一种呈现和赋形。艺术即模仿,或者艺术即呈现,或者“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这里揭示的就是真正的艺术作品往往就是物象本身的表述和描摹。诗歌依然。冰瀑,作为一个日常的物象,它的美就在那里,就是它自身。真正的诗歌作品就是要将物象自身的美完整地呈现出来。自然是最纯真的存在,是最艺术的艺术。
夜色无语苍凉,更迭如流
—— 《绝望》
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一个核心性概念。它对解读中国古典诗歌发挥了重要作用,甚至是一个切入解读的支撑点。诗人孤城的诗歌充满了中国古典美学的精髓和品质。他善于营造某种神秘而又幽静的氛围。在这种氛围中,诗人将物象自身的意识活化为诗人自身的意识,然后再赋予语言符码某种暗示意识将阅读性主体的意识诱导到诗歌中呈现出来的意识中。比如,《绝望》,它是诗人孤城大量诗歌作品中较为特殊的一个。它的特殊性在于诗歌作品中运用的意象符号与诗歌主体“绝望”之间在意义所指上的疏离性。绝望,从词义学的角度而言,它是一个表述某种内在情感的词性。作为诗歌作品,该如何通过意象的内涵和外延来切入“绝望”的内蕴,这才是语言符号表述的关键。第1节,意象如下:春天(喊哑)、木椅(没能)、山林与树、身子(骚动)、小耳朵(探出……绿茸茸、兴奋的);第2节,意象如下:深夜(寂静)、听懂、椅子(日渐疏松)、闷吼;第3节,核心意义的表述:“夜色无语苍凉,更迭如流”,其中,“更迭”一词,令人深思,给人一种时光易逝、斗转星移、物是人非,等等,比较复杂的一种心理体验。第1节与第2节,在连贯性上,存在某种类比的关系,二者相互渗透、共存互生、生成了一个和谐统一的语义场。再扣“绝望”的内蕴意义,我们发现诗人孤城这首作品在意义的呈现上置入了更多的个人化的情绪和生命体验。一切物象均指向“绝望”,但是,一切表意性符号又指向另一种更加蓬勃的生命性律动和渴望。这是一种对于未来的呼唤,对于收获的呐喊,对于内心理想乌托邦的赞美和等待。
在阅读诗歌孤城的诗歌作品中,我们首先感受到的是一种扑面而来的闪亮而又精准的生活及时社会现实的基底和底色。在这个基底和底色的基础上,诗人孤城驾驭着碎片化的语言符码如滤网一般将现实生活的浮华、当下社会的泥沙俱下、一层层的泡沫幻象等等一点点的过滤、筛掉,然后如大海显露岛礁一般慢慢地显露出物象自身的美感。这种美感裹挟着诗人自我的辨识、认同、经验和升华。最终,孤城的诗篇犹如烈火一般熊熊的燃烧,直到那些漫天飞舞的灰烬也尽显一丝丝的亮点。这是诗人孤城的秘密,更是他诗歌创作的精髓和法宝。它需要我们和这个时代以及未来雕刻下他的痕迹和意义。
其实,阅读著名诗人孤城的诗歌作品获益的不仅仅只有这个支点。对于诗歌而言,诗人孤城俨然是一个伟大而又孤绝的古典音乐指挥家。他目光如炬,沉着而又赋予观察。在平凡的事物中,他善于发掘,善于赋予那些细腻的存在以某种更加深刻的意义和价值。对于表意性符号,他驾驭娴熟,触类旁通,往往能够在平凡的意义中发现语言符号更幽深的价值,甚至能够激发沉睡的语言符号那些已经被遗忘的或者消失的意义和价值。同时,硬气是阅读诗人孤城的诗歌作品的另一种感受。这种硬气充满了情感价值的劲道的厚度和诗歌语言符号自身的力度。他不善于纠缠物象表面的价值和意义,而是采取自身独特的艺术感受,直达物象真理性的存在。总之,著名诗人孤城的诗歌作品老辣、劲道,而又充满了理性与非理性的矫揉。这一点值得肯定和高扬。
(编辑:张坚)
分享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