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里有诗人朋友认为,冯娜此诗是修辞性的,无体验内核,句段之间也无实质的关系,孤句居多,实际上是未完成整体构思就随便落笔的作品。还有的认为,该诗是描述作者情绪的私密性写作,并无多大的含义。但我认为恰恰相反,这是一首构思巧妙之作,作者纯熟运用了时空压缩与交叠的表现手法,在内联上虽颇为隐晦但有迹可寻,其内核是表达现代女性对生活或对生命的期盼、欢喜与悲哀。
时空的压缩与交叠,是现代主义甚至后现代主义中惯用的表现手法,不但出现在诗歌中,小说、绘画、音乐、建筑、雕塑、摄影、电影等艺术形式都有体现。冯娜此作品是如何运用时空压缩与交叠的呢?首先,理解此诗的关键点在于首节的“多年后”与末节的“多年前”,而中节虽然没有交待时间节点,其实指的是“当下”,这三节内容所表达的时间性就是“未来(多年后)——现在(当下)——过去(多年前)”,时间的箭头是反置的,这带给读者的是时间倒置之感。作者通过这三个模糊时间点,以及所设定的特定时间场景,仿如电影的蒙太奇手法,也像数码摄影的后期制作,巧妙地将不同的时间段压缩在同一“视境”之内,具有直透现场感的作用。时间的压缩与交叠,这体现了此诗在时间上的内联。
一颗完整的心 冯娜
更远处 我看见一个女人拣起树影下的光斑
她蒙着脸 长得像我许多年后的模样
我猜想中的 拥有低头亲吻花朵和墓碑的力量
不再究诘虬曲的草木
大丽花年年盛开 我把手指停在上面
打开灯 打开房间的第二扇门
帘幕里 隐藏了我精心的素朴
接受天空庄重的赐予
颔首 聆听 开口说出宽恕
“我的心骄傲得近乎破碎”
那个女人抬起头来 一条河从她眼底流经
她长得像我
多年前 在别人的婚礼上 手捧花束
该诗所选取的主要物象,也体现了压缩与交叠的特点,并且互为呼应,同样体现了一种内联性。一是女人这个主体物象,贯穿了诗的始终,并且与同样是女人的“我”在角色上互为切换:多年后“拣起树影下光斑”的“女人”,当下“隐藏了精心素朴”的“我”,多年前“在别人婚礼上手捧花束”的“女人”,在首节与末节,作者均用了“长得像我”短句,将“女人”这个出现在不同场景的物象粘连了起来。“花”这一物象,同样是贯穿全诗的,首节的“花朵”,中节的“大丽花”,末节的“花束”,不论在物理属性上还是在精神属性上,无疑的具有内在联系。可以说,这种时空的压缩与交叠打破了现实时空的自然顺序,使过去、现在、未来的时空场面呈现出交叉重叠甚至错乱,让诗歌本身产生了较为强烈的艺术张力。
回到诗歌主题:“一颗完整的心”,这题目的关键词不在于“心”,而在于“完整”。那么,何谓现代女人完整的心呢?首节以“更远处”短句开篇——我极为欣赏——作者仿如一个摄影者,瞬间改变了焦距,这使开篇的场景有了纵深感与距离美,这立体的画面是极具吸引力的。这种距离感体验,也暗示了“拣树影下光芒”的女人与“我”的时空间隔,也同样与末节“捧花束”的女人有着时空间隔。而这个“蒙着脸”的“女人”,极有可能就是“我”年老后的生存状态,这种状态是“我猜想中的”,年老后可以“拥有低头亲吻花朵和墓碑的力量”。这里所表达与期望的,比如低头、亲吻、花朵与墓碑,体现出来的应该是一种优雅与宽容,对生命的热爱与爱护,并且具有直面衰老甚至死亡的心态。
中节所描述场景,应该是“我”所处之所,并且作者这位摄影师,让镜头由阳台转到房间的一种变焦,而这种变焦所营造的意象颇值得玩味:“不再究诘虬曲的草木”,“打开灯 打开房间的第二扇门”两句,是一种对待生命的对待生活的态度,“草木虬曲”意指生存、生活状态,并且是负面的,但“我”不再去追寻、探问造成“虬曲”的原因了,而是欣赏接触“年年盛开的大丽花”,并且“打开灯”,让房间光明,同时打开曾经紧闭的“第二扇门”,也就是打开了心扉,直面这个世界,直面当下的生存与生活。完全的敞开心灵后,剩下的就是女人的传统的“素朴”了。颇需指明的是:有诗人朋友认为,“素朴”一词,像是求取语义的陌生化,但我认为,这隐藏在帘幕里的“精心的素朴”,表达的是一个未婚女子心底里母性的渴望,比如对爱情,对婚姻,对家庭,为人妻,为人母——作为现代知识女性,这种“家”的渴求或回归,或者就是“素朴”。这样的理解,就并无陌生之感了。
末节所表达的,是感恩与宽恕——“天空庄重的赐予”是赐予了什么呢?是首节所提到的阳光,是心灵最深处的素朴,所以要宽恕现实生活中的痛苦甚至死亡,感恩美丽与光明。"我的心骄傲得近乎破碎",引用自泰戈尔的《吉檀迦利》——这是追寻人性的觉醒和生命的觉悟的诗歌集,其中意味就无需多说。最后三句是对首节的呼应,“一条河流经”与“多年前”,这里的时空后推与首节的时空前推有着强烈对比,从而强化了时空流逝感。但非常遗憾,现实生活仍然是不完美的,这个“长得像我”的女人(可能是花童或者是伴娘),仅在“别人的婚礼上”为了别人的美丽捧起过花束,隐约表达了对爱情对婚姻的无奈之感。
那么,作为现代女性,心,何谓完整呢?这作品所表达的,所追求的“心的完整”,更多的是现代女性的唯美的渴求,包含着欢喜、隐忍、理解、宽容与爱。但是,受时空压缩与交叠双重作用之下的“我”,仍手捧鲜花,茕茕孑立,这意象散发出的更多是伤逝,更多的是无奈,甚至悲哀。或许,具有看得见的过去,触摸得到的现在,还有可以预见的将来,才是真正的完整。
2019年6月
来源:中国诗歌网,作者:李月边
(编辑:夏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