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怎样为文学召回更多读者
“互联网读书人”在当下文学场域里是一个独特又有分量的存在,他们在原有学院、民间等评价体系之外,又打开了一个直接面向市场、大众的文学场域。他们擅于利用不同媒介形式,如微博、抖音、今日头条等,以自己为中介沟通纯文学和大众文化消费,打破文学研究的封闭范式,召唤更多受众关注文学。他们的文学评论更符合互联网时代的阅读、传播习惯,在评论的同时也在进行一种带有精英趣味的文学教育,虽不具备系统性、理论性,却重视可读性、可感受性,正符合互联网时代人们对于文学阅读的期待——与现实生活相互沟通。
这一人群出现的背景是,近年来“读书”正变得越来越具有情境性。
首先它被用来和当下浮躁的生活风气相对照,总有人发问“在信息爆炸时代,时间被视频音像、碎片文字侵占的今天,自己有多久没有安静地坐下来看一本书了?”正是把阅读视为一种屏蔽嘈杂、抵抗碎片、回归自我的独特生活方式,呼唤一种慢节奏、富有情趣的人文传统的复归。由此“读书”从强调汲取知识、获取功名等“目标”转化为一种使人放松的“方式”、一种享受生活的“态度”,凸显的是读书的无功利一面。这背后还反映出当物质消费划分的等级被追赶时,人们开始转向文化消费,以读书付出的时间成本价值大于商品消费的金钱成本——不为生活所困的人才有时间和精力“读书”。
其次“读书”是一种兼具私人性与公共性的活动,私人性在于阅读环境、方式的私人化,同时读者所做出的判断以及跟自身经验勾连也是个性化的,但也被公共环境所影响,比如借助媒介信息和参与网络评论来印证或修改自己的判断。随着媒介发展越来越多人提倡“共读”,强调阅读带来的情感联结,私人阅读正发展为一种看似个人性的“公共阅读”。
最后从“读书”的作用来说,强调使人开拓眼界、增加谈资、结交同类,在文化消费中占有一席之地,使其更符合对城市中产阶层的人格塑造。
当“读书”从私人转向公共时,大众对于“读书人”的期待和描摹也在发生变化,从过去的“书呆子”“两耳不闻窗外事”变得越来越富有情趣化:能将文学和日常生活紧密结合且不为生活所困,能将抽象思维形象化,能迅速、明晰作出判断。越来越多的“读书人”在互联网上受到瞩目,如止庵、史航、绿茶等,他们将读书变为一种职业、一种生活方式。
“互联网读书人”区别于传统书评人,不侧重评论;也区别于学者,不侧重研究,而是探索“读书”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的路径。他们类似迈克·费瑟斯通提出的“新文化媒介人”,在文化艺术和大众之间担任沟通桥梁,从而满足大众日益增长的审美需求,丰富人们的审美体验,通过教育和培养受众,主动消解横亘在大众文化与高雅文化之间的旧的差异与符号等级;他们致力于向大众普及、传播文学,把欣赏文学变成一种生活方式;他们相较于传统知识分子更能把握文化市场的运作规律。他们活跃在不同媒介,根据媒介特点选择不同的切入角度,比如在微博侧重话题讨论,在抖音侧重情感抒发,在今日头条侧重文本阐释、细节打捞,在小红书侧重阅读和日常生活的勾连。借助不同媒介形式,他们成为互联网的“文学KOL”,也越来越将自己变成“媒介”。
“互联网读书人”的评论有其鲜明特点。首先从表现形式来看,这些文学评论大多发表在微博,因字数限定语言更为平实简洁、观点鲜明,符合互联网的评论生态,点评时常一针见血,常有精彩的句子和想法,引起读者共鸣。无论是抽象概括、制造对立、提炼金句、刻意剪裁,还是反讽、暗讽,都是互联网常用的话语方式,又更为凝练,有击中要害之感。与学院派的理论缠绕和空洞话语相比,“互联网读书人”的文学评论都落在具体之处,一个结构、一个细节、一个人物、一个词语,注重阐释,言之有物;
“互联网读书人”有着鲜明的个人趣味和评判标准,对于某些作家、作品有偏执性的喜爱和厌恶,使得他们的评论里没有模棱两可的表述,而是充满着明晰的判断,和当下有些严肃文学评论沦为小圈子里的封闭游戏相区别;“互联网读书人”强调作家、作品和生活的关联,重视文学作品对日常生活的呈现,认为好的作品应当映照出写作者独特的生活态度和敏感度。同时他们喜欢“好看”的故事,能让读者进入到文学所创造的情境中来,从读者角度考虑问题。“互联网读书人”对文体保持着高度敏感,特别注重叙述角度的选择,会对叙事技巧进行拆解,把评论从“写什么”拓展为“怎么写”,告诉读者好在哪里,对受众进行一种文学教育,这种文学教育面向有一定文化知识,却没时间系统学习文学的人,常以一种碎片化、语录化或开列书单的形式呈现。他们所提供的不是文学常识,而是经过个人消化后独特呈现的知识,使受众产生对于不具备这种知识人的鄙夷,由此生成一种精英意识。
“互联网读书人”虽然为文学召唤回不少受众,但也存在诸多问题,如有学者指出的,他们缺乏传统人文知识分子的批判精神,即便发出批评也只是针对特定对象,如“学院”等,将批判作为标签来凸显个性,并非真正关心社会发展和人们精神生活的现状,也不追求终极价值、意义,更不具有道德感、使命感;他们过于提倡审美性,而不对审美背后的知识逻辑进行梳理、整合,都是碎片化的知识,无法形成系统的结构,只能用来彰显一种生活趣味,而不具备任何批判性、反思性和再生产的可能;他们看似具有独立性、不依附于某个组织,但实际却与资本紧密结合,顺应着文化产业发展的趋势,亦被网络流量所影响。
他们的评论和推荐因专业性和表述的平实显得更具分量和亲近感。但要警惕三个趋向:一是“互联网读书人”可能过于狭窄的阅读趣味导致往往偏好某一类型,贬低另一类型;二是“互联网读书人”有时会夹带私货,这种夹带还不能被轻易识别,因为他们形成一套特殊的话语方式,东拉西扯、避重就轻,把一本平庸的书也说得天花乱坠;三是“互联网读书人”尽管有着自己的知识谱系和精神结构,勇于发表见解,但过于受到人文话语的影响,缺乏对社会政治经济的深层了解,容易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文学问题进行消解,也容易抽离具体的历史情境和时代背景,只停留在审美层面讨论问题。
“互联网读书人”作为新的文艺群体正在受到关注。他们对于文学有着独到且深入的理解,其推荐越来越受到读者的认可,成为一种文学品质的“保证”,具有一定的权威性,也影响了大众文化消费,开辟了新的言说空间。同时让我们反思传统文学评论如何既有专业深度,也有人文温度?如何才能变得更加“有效”,重新进入大众内心?
作者:霍艳,来源:文汇报
(编辑:夏木)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