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界笔记114:实在的壮观运动
1.
尼采是一个历史的解放论者,
历史是一个不断分化的进程(想起沃格林),
在理性和道德上肯定这种分化,
并对实际分化过程中
的具体表现给予热情鼓励。
2.
残酷的是,历史总是由不断分化
的具体表现来记录的,
包括一切文学、艺术的表现。
3.
我的直觉(的选择)并没有和
这种分化进程的步履同步,是反动的,
但我的直觉里有一种极私自的原始力量
在决定着我的本能(表现在《都城》叙事里),
在凋节着我的行动向着这个方向,
调节着这个创造,同时又生出对创造的救赎,
如同历史分化不断的同时又生出统一的力量,
分化更具有了自省的维度。
4.
对生命力量的热烈肯定:
“此外没有什么存在。”
5.
一切对生命力量肯定的强烈表现
都会成为经典,在这种强力表现里面
最后都涵盖进了他的单纯虔敬——
对生命力的,不是对上帝的。
生命力里允许一种对上帝的虔敬吗?
这样的生命力是允许的,从生命的角度来看。
6.
启蒙运动在康德那里达到了高潮,
重新回到了对上帝的虔敬,
在一种理性的精神上,
后来尼采又把人从上帝那里解放了,
现代、后现代主义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
时至今日,康德仍被认为是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
同样的还有柏拉图。
7.
生命的的私自意志允许人
重新回到对上帝的虔敬,
这是一种私自意志?
8.
我热爱尼采,
可以以康德的理性精神的名义。
9.
早上起来,窗外明晃晃的,
外面园道上有人跑步,有狗叫,
封控这么多天了,可这叫声听了
不叫人欢喜,相对担心自己,
他更多担心的是周身一种巨大的
浪费(针对人的),我们做出这样
巨大的措施来,这行动这么大,
勇气从哪里来?这措施像是行动起来
这么轻易,这运动席卷了这么多人,
造成这么大的后果,他们不怕么?
行动越坚决、武断,后果越无法改变(悔改),
他是一个怎样意义上的实践的人?
10.
同样的,那些筑铁栏杆的,把诸多屋门
全封死的,敲钉子时,没有感觉到
脚底下正踏着一条雷霆的底线,
没有一点警醒?当我们这样做了,
意味着什么,我们人性里纷纷释放出了什么,
还是我们已经麻木,但这个行动又是如何已
做出来了?行动的后果已存在那里,
存在于人世间,不可更改,人世间的“创造”
已经“建立”,可供他们救赎的力量又在哪里!
11.
上午,人们在园区走着,
自由自在,但他们的身上被画满了规范,
空气中充满了愁苦,人的命运中充满了哀愁。
12.
他们在客厅吃饭,在后园闲话,
但无形中命运里都染上了那种哀愁。
13.
他们也欢笑,充满了家庭欢乐,
但有一种悲凉笼罩在了他身旁,
笼罩在了人世、世俗的铁幕旁,
他们在铁幕旁殷勤地活动,
充满了哀伤,这铁幕自古就有,
竖立在时间里。
14.
我所有的诗都在受背后那个
起支配作用的人的欲望所推动,
同时又是为了摆脱这个作用,
希求达到一种自由的状态,
最后,这些力量都化作了道德的力量。
15.
希望自己达到在道德上的自由,
所有的技艺都是为了达到这种自由的技艺,
它成了一个规范,一个人的形式。
16.
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天使,而不是恶棍,
可推动它的力量是一种恶的力量,来自于恶。
17.
有时,人世间出现了谬误,
他们赖以生存的正是这些特殊的谬误。
18.
窗外的香樟在和风中摇摆着枝叶,
完全意识不到身外的疫情的局面,
仍随身携带着那个原初的原野。
19.
和柏拉图反了过来,
尼采讴歌了这个现象世界。
嘲笑老旧的灵魂概念。
“运动就是意志本身。”
“要归结于对灵魂与其活动的分离。”
20.
写吧,随时随地,
就在此时此地。
21.
从那边转过去,
穿过那些无人的街区,
那些房屋伫立着,
拓宽着马路,露出骨架、光辉,
露出那些午后、拉满电线杆的街头、
中心街区,进入业已造讫的新商业圈,
通过正午坦然无忧的角度,
扩大着午后水泥的苍翠、
斑马线的长度、街市的规模。
22.
物业经理——
封控期,大门紧闭,
外面还拉了彩带,
透过铁门黑栅可看
外面的马路上无人,
坡路在外面高高伫立,
或者开一个缝隙,
就可以从毗邻的门房出去,
去看那些坡路,或站上去,
沿着它们,进入广大的、
宽阔、寂寞的长坂,街区,万达广场。
23.
读埃利蒂斯——
有点想起和夏尔的近似,
直接的语气和修辞像意味着
对现实的有力介入,
而对对象的思索才有了鹄的,
也更有了真实的自己的体现,
在最末尾得到了形式的工具。
24.
像是成熟的作者而纷纷采用它,
他们都来到了这个地方——
对形式更深思熟虑,
对现实,对自身更加直接、真实——
去掉了那些掩饰,呵,那些生命中的,累赘。
25.
成熟的诗,
是更真实的人的自然反映,
生命中更高意义上出现了简朴。
26.
是你更有知识,
关于生命的根本、基础知识,
是你的生命出现了本能——
对知识的需要。
27.
也是描写,
对生命敞开状态的。
28.
是终于出现了这个状态,
终于来到了这个(出现了的)关口——
可以向它径直进入,
真实的面对到了它,
是终于出现了那个工具——形式。
29.
更真实、真诚(也更残酷),
除此之外,无他,
生命的目的,(也是)
写作的目的。
30.
他用认真、仔细地写的字句,
来对抗早期的了草和轻易,
在同一个地方。
31.
最近,(这段时间),
他脑子里出现了那个形式——倒装。
32.
人因有了自己的那个形式,
而有了生命,
而可以去考虑那些现实中的事物(事件)。
而可以成为一个游击队员。
33.
“我睡在明天的意念上。”
……
“去惧怕死人的愤怒
和岩石的雕像吧!”
34.
和叙事的行动不一样,
有时人在艰苦的叙述——
心意在行动。
35.
“然面这光明不光顾他们的屋檐。”
……
“仙女也从未对他们的诺言给予重视。”
人的意志能奋力的一跃。
36.
很朴素、直接的写,
句子的拓展中,有他的意识的
在对意义或事物的追踪,
对边界的追踪,以及心灵的行动——
人艰难的行进。
37.
这种行动是朴素的,
意欲穿过那些掩饰,
以真朴的面目面对,不断地进入、深入,
这种艰难的行进最终呈现出一种陌生性——
在心意出现的地方,它在创造。
38.
当你用灵感写作,
技艺就是改变灵感的结构,
即改变你的身体,
也要改变控制你身体的思想,
改变你的知识结构,此外
还要不断锻炼你的灵感。
39.
灵感的结构来自你的思想
还是身体的负重(的强度)?
40.
读《闵浦大桥》——
不是要问自己,
而是要问物(去问那沉默之物),
问大桥,问那强梁,
在意识充满的状态里,
随心的问答、展开、行走、进退,
皆有它的形体和饱满实在的身,
皆有刚劲的线条对实体的追逐和赋予,皆是存在。
41.
问物间接,
我们才可以答出那更隐晦、深层的,
用了同一种间接的方式,
这只是一种方式,
既是偶然,又是命定的,
在某时某地它的出现是一种存在。
42.
既写开了,
又能强调它的浓烈,
在一种芳烈里做到了专注又专注,
有扩大了的专注,和它的延展,
以及它们和芳烈相互提供了的生长。
43.
在这种生长的开放里,
他很快地把那首《星群来信》写完了,
这首《星群来信》写得多快啊!
44.
“他只会凭借自己的躯体
在太阳的荆棘中寻求神秘。”
45.
“以这种实际的言辞教育,
苏格拉底希望阿尔咯比亚懂得敬神。”
他就想起,在台级下,
运动会正在进行,而在学院
其它的房屋边、廊下,
在同一个白日里,他独自走着,
从它们走出校门,走上社会。
四月(封控月),这一切
都处在这个虚空里,他能走入,
感觉到自己的存在,
有些孤独,有些自由,
有些对自我的警醒,
一种走入社会的有局限方式的开始。
46.
“敉平:平定,安定。”
他就想起,在浦东,
在凌云路,上午,
他把车停下来,
停在凌云路临时停靠点上,
他也可以随时走,去任何地方,
时辰还早,他停在了这个点上,
进入了这个自由,他可以体会到
脚下的土地的质感,感觉到
树木的无拘,循着他的生命自私的意志
来到中途的一个时辰。
47.
要么就不要写作,
因为我的作品可能并没有意义,
完全是自己的喃喃自语,
在这一点上可能做到了一点真实,一点真。
要么就勇猛地写作,
对自己更负责任,也只是对自己负责,
同样没有意义,或许有一点,只对自己有意义。
48.
我既不是为对社会负责任而写作,
也不是为正义而写作,
我可能正是那个不义之人,
我只是对自己写作,非常自私,我承认。
49.
我有的只是一点私自意志,一点恶,
它们都化作了道德力量,
让我感觉到自己道德的匮乏。
50.
这种(日常的)匮乏感
也救不了我。
51.
我的《都城》的写作力量都来自于一种恶,
又让我变得温柔,来自于负罪感,
它用力地扳动着我的身体,
我时时承受这个力量,
我写作的消耗主要来自这日常。
52.
它表面上让我变得像个好人,
变得温柔,
但恶的力量,私自意志,一直在,并没减少。
53.
写《都城》应该向尼采学习,
把那个力量全写出来,
更直接,更勇敢,
要说理性,
也是在这种可能性上、这种能力之上,
才能建立。
54.
好的方式还是上午学习,下午休息,
能进入这种“自我状态”,
进入这日常,把《星群来信》写下去,
全因为这种方式能进入这日常,
来自于锻炼,也来自经验。
55.
近几年,
可以明显感觉到一种官僚体质
以一种幻像、魔幻似地在作祟,
我们,一些小商人在它又如同精确吊诡
的庞大机器前的无助,这会摧毁人
根本的自信,摧毁整个实业界的理想
和基本热情,未来的前途可见一斑,
我看到一种巨大的人的浪费而你根本毫无办法可言,
只有沉默,沉默地面对这毫无前途的个人和社会,
保持着可耻的哑默,它席卷了各行各业也包括文学艺术。
56.
白日灰白,充满人的话语,
充满魔幻,耗费着,人们不倦的精力,
也有一些积极在基础面生长,
在边界、角落,家长里短,
在正午,顽强的生命力的辛劳的生存,
57.
正午,路途遥遥,
辛劳、安息布满于大地。
58.
如何自我完善,追求卓越美德,
这就是最终认识自己的灵魂,
而有的人还沾沾自喜地嘲笑它(这个行动),
让人愤怒,
但他选择了沉默。
59.
今天读尼采,多么振聋发聩,
和自己多么相像,
你永远不可能达到尼采的这个深度和广度。
60.
人在英雄年代里的渺小,
那渺小的真实在铸就一种真,一种宏大,
铸就了宏大里的真的出现,
即一种渺小的真的实在
随那种宏大会一起出现。
61.
稍为一思考,胸就会痛,
那种朴素里的搅动之力
皆是劳作。
62.
这种朴素的劳作一旦形成,
便能在实在文本里延展,
用的同一种心力,
便能成章,
成为实在的壮观运动。
63.
认识自然从来不是轻巧之事,
辩识自然里的平常更是主要的实践,
公然去观察一个微末
体现了智慧的具体生成,
让平常持重即是扳动事物的现象、朕兆。
64.
当把凡人和天神并在一起时,
他就想起那个白日,
那简朴的白日,
我们曾在那白日里,
那人的笃信、
在简朴、微红白日里的无辜。
65.
那古老的直线,
埃斯库罗斯作品里才有的,
比索富克勒斯更古老,
对自然更拙朴的进入,
那线条的勾勒更粗,更劲力,
更敬重天神,
赐予我精神,进入白日的通道,精诚。
66.
形式更古老,更直接,
语言更少,形象更少,
描绘出的竟是丰神,
竟是主要精神,
竟是远古的人物,神话,奥秘。
67.
前置的定语,
增加了人物的重要性,
它们都是构成日常的事物,
赐予我们安全,和白日的甜美。
68.
他想看《神探狄仁杰》,
从开始看起,时间还早,
可以慢慢进入,
许诺一个安闲的晚上,
可以进入那安全、亲切的精神。
69.
朗读吧,读埃斯库罗斯,
白日永远灰白,伫立在那。
70.
我们在一种灵感的生发中,
在一种简朴的直接里,
有时忘了语言的效率。
71.
“全亚细亚的都城啊……”——
微红、简朴,
在大地上的存在,
土地、都城神圣存在,
确立起白日,白日的秩序,
人在白日里生存,
在有冥界的白日里生存,
土地上的事情有根有据,
人仍存留于这个世界,
疆域辽阔,
由真神赐予,
也赐予边界和异乡人。
72.
“哎呀呀……”——
在辽阔土地上的哭泣,
土地辽阔,人民稀少,
在有冥界对生之压迫面前的哭泣,
生死是一种命运,
是一种主动行动的结果,
我们无法逃避生,
正如无法逃避死,
人世只有一种实践:行动,
以行义的名义和方式,
“义行不会轻轻放过我们,”
义行之人(人只有一种,人的定义)
在土地上的孤单。
73.
“萨拉弥斯这名字叫我听了真可恨。”——
远方有地名叫萨拉弥斯,
因为有萨拉弥斯,
才有异乡,
才有我们的疆域,我们的国,
才有我们的生存,
(我们生存在远方有萨拉弥斯的土地上)。
74.
诗就是让我们进入一种状态,
或者说进入一种诗的状态,
进入诗(有一个地方名叫诗),
在它的疆域内书写。
诗就是调起我们的兴致、兴奋,
尤如一个柏拉图似的哲学家
去问那个“为什么”。
诗就是调整我们进入那不可名之物,
进入那封闭之物里面,
你从生命力里掠夺过来的,唤醒它。
75.
“你因同体而萎靡,
你因分烈而欢悦。”
优秀的诗人都拥有这种进步的历史观,
和他们不一样,我更念念不忘、
心之所系的是最后的统一,
分裂的痛苦撕裂着我,
因为分裂是进行时,也是未来时,
人沉迷于、堕落于分裂的肉体的快乐,
精神(是)对肉体的救赎,
而我也早已进入中年。
76.
要用那不可分割之物去中合理解事物,
要让诸事物携带着有限的光辉,
让无序的事物被它采集,
人能奋力,人的意志进入张力之中,
让那无限的照耀,
让诸事物温柔,皆被心意照拂,
让那人强大,进入那道路。
77.
在江西的中南部,我看到你在受苦,
人民的面色带着饥馑,保持了纯朴,
从红色的冈岸,狭小的地坪上,
新的轮廓在崛起,
按照自己的理解,这理解也在崛起,
不是任何人带给她的,
而是自我的生长终要开始,壮大,
这生长最壮丽,会带着纯朴的奥秘存在。
78.
要直接,直接,
穿过那些掩饰,
也径直穿过那些失败。
79.
创造天使是上帝身上的
那个“去存在吧!”的意志。
也可能是那个邪恶天使。
80.
是邪恶天使在创造历史,
是救赎天使在拯救创造天使。
81.
那种明丽也不是不深刻,
既是古典之光,
也是向浪漫派学习的结果,
它在向着那封闭之物探索。
82.
窗外,小鸟鸣叫,
外面的世界是无辜的,
如先验之物。
2022.4月于沪上
(编辑:张坚)